青檀秋色
2013-03-06 10:17:13 來源:棗莊網整理
-
不知道是歷史的煙云太過迷離飄忽,還是我們的心變得浮躁淺薄,對于風景,對于顏色,我們的感官似乎麻木而遲鈍起來。徘徊在高樓大廈的縫隙,擁擠于車水馬龍的潮流,鋼筋水泥構筑起來的現代文明,幾乎要把我們的靈魂和思想禁錮扼殺掉了。那些久負盛名的遠處的名勝,雖然被我們用腳印寫上了“到此一游”,可是在我們的心里還是如未去之前一樣遙遠。
倘若真的感知到了生命的困惑,又何須舍近求遠?在我們身邊就有著可以隨時寄托情懷的山水,那是我們從先人那里繼承到的最寶貴的遺產。而在這些山水風景中,最具靈性最能喚醒人沉睡的思想的,當屬嶧縣八景之一的青檀秋色。
初秋時節,十萬畝榴園如翠綠的絲綢點綴著金色的星果兒鋪蓋在東西連綿的群山之陽。順著山邊的柏油路蜿蜒而入,大概三四里路的光景,只見兩山南北俯臥東西對峙,山峰陡峭森然,崮頂蒼松翠柏挺拔如一排排守衛的哨兵,兩山之間矗立著一座巍峨的牌坊,上書四個金色大字“青檀秋色”,這里就是著名的青檀山大峽谷。
過了牌坊,一泓碧水印入眼簾,便是青檀湖了。山與樹的影子倒映在墨綠色的湖面上,層疊著長廊灰色的瓦檐,清風徐來,一起在湖面蕩漾。向前看,一條山道直伸向峽谷的深處,四周無車馬之聲,間或聽到鳥蟲的鳴叫,這大概就是秋水長天的寂寞吧。山道兩旁,滿栽的是楓樹,頭頸間摩挲的是楓葉,腳下踩的也是楓葉。水,不用觸摸,肯定是冷冷的;楓葉,不敢觸摸,怕沾染了秋天的惆悵。于是只好加快了步伐,去到峽谷的深處,探尋秋天的顏色。
過了青檀湖,會發現一棵奇怪的樹。它原本是非常尋常的柿子樹,可是在某個不可考的時代被偶然嫁接在棗樹樁上,于是就演繹成了棗莊市的代稱。在峽谷中,它是唯一的一棵柿樹,因為出身的緣故被特別保護著。秋天的柿樹充滿了收獲的喜悅和成熟的滿足,她立在道路的中央,樂于將秋天的富足與快樂傳遞給每一位游人,而金黃色的柿子則在枝頭驕傲地頻頻點頭,于是,楓葉帶來的悲秋的況味似乎真的淡了許多。
繞過這棵柿樹,峽谷豁然開朗起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真是一番與外界全然不同的天地。西邊的山,陡峭挺拔,名字叫楚王山,東邊的山稍微平緩圓滑一些,名字當然應該是漢王山了。兩邊的山體,被一種綠色的植被覆蓋著,那是一種名字叫做青檀的樹。這樣的樹,在此地四外的山野里是看不見的,唯獨這個峽谷,是這種樹生長的懷抱。順著青石板的小路向前不遠,便有一株迎客檀,立在路中間,這可不是一般的青檀樹,順著樹干向下望去,是由著名書法大師舒同親題的“千年古檀”。樹干滄桑皸裂,枝葉茂盛婆娑,在它的右肩處,有一窩光滑的手印,據說每一位客人來了,都要用手掌拍一拍這個地方,既算是對它的親近,也是想沾染一點千年古檀的靈氣,帶一點好運氣回去。
愈往峽谷的深處走,青檀樹就愈多,看得真切了,靈魂也禁不住戰栗起來。峽谷的平緩處,多是形狀各異的古檀,每一株,都有千年以上的樹齡,根據形狀,后人為她們取了象形的名字,樹的空心處長出新枝干的叫“懷中抱子”,枝椏橫伸過清澈的山溪的叫“鹿飲清澗”,兩棵并列橫空出世的青檀,叫作“雙龍騰飛”,最惟妙惟肖的則數“孔雀開屏”了,一株青檀樹靠山而立,樹枝兒一順向著路上伸展過來,華蓋一樣的枝葉遮蔽了路上的小石橋,過了石橋回頭看去,簡直就是一只開屏的孔雀。
峽谷的兩邊,巉巖兀立,在每一處山石的縫隙處,都有蜿蜒曲折的根莖盤旋著,直達巖石的頂端,用力托起一棵虬龍騰空般的檀樹。根莖從石縫間掙扎生長,巖石在檀樹的庇蔭下躲避著風吹雨淋日曬,土壤和水分,我們都看不見,我們看見的只是“檀石一家”的卓絕與刻苦,難怪日本友人會在崖壁的檀樹下駐足流連,最后用了滿腔的激情揮筆寫下“生命贊”的感嘆。
峽谷里彌漫著寂寞的沉思。秋風從樹梢沙沙地滑過,每一棵青檀樹,仿佛都在與她所依靠的頑石共同演奏著無聲的生命交響曲。我們的靈魂突然在交響曲里震撼起來,這峽谷里的秋,完全不是峽谷外的顏色!檀樹,沒有楓樹的多愁善感,不因樹葉飄落而生出萬般惆悵,他們兀自頑強地生長著,在空谷里演繹生命的豪邁;檀樹,沒有柿樹的滿足與虛榮,不因自己的特別而顯耀招搖,他們透出的是骨子里的那份成熟和淡定;檀樹,也不會因為春去秋來,就悲傷地哀嘆生命的漸老和時間的流逝,因為它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曲慷慨悲壯的贊歌。它的美不屬于春天,用展露新芽給人以生機,也不屬于夏天,靠熱情活潑去與游人廝磨,更不屬于冬天,在肅殺蕭條的時節用一枝獨秀來炫耀自己的青翠。只有秋,才是青檀的季節。青檀秋色,也正是青檀本色。它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屹立了成百上千個春秋,看盡了興衰的變化,看透了生命的更替,歷經滄桑修成了如今淡泊如水的心境和堅毅無畏的勇氣。我們終于理解,為什么先人偏偏選中了這里的青檀秋色作為典型景觀,那是因為他們讀懂了青檀的生命和靈魂。
單是這無數的青檀樹,是寂寞的;單是它們孤獨地生長,是不會有靈性的;單有著它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吸引著人們流連忘返、引此地為心靈的凈土。所以,前人在峽谷中倚壁而建了一座古寺,在青檀莊嚴冷峻的秋色中,增添了一絲氤氳和靈動的氣息,而晨鐘暮鼓,也為這靜穆的秋色注入一泓流淌的音符。
春夏秋冬,來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們來了又走了。也許他們一生中只有這樣一次機會走進長滿青檀樹的峽谷,也許只有這樣一次機會與峽谷里的青檀對話,他們只不過是青檀的過客他們來不及讀懂青檀的顏色就匆匆離去了,這是何等的憾事!。我們身為嶧城人卻是幸運的,傍晚或黎明,西去二三里,游過石榴樹的海洋,可以在青檀山的峽谷中盡情地品味青檀的秋色,我們的感悟,也會在這寂靜的峽谷中漫延開來,與每一根檀樹的枝條產生共鳴的和音,直達精神的蒼穹。
朋友,請擇一個晴朗的秋日到青檀山的峽谷一游吧,你會在這里發現生命真正的顏色!